乌夜啼·昨夜风兼雨
唐 · 李煜
昨夜风兼雨,帘帏飒飒秋声。
烛残漏断频欹枕,起坐不能平。
世事漫随流水,算来一梦浮生。
醉乡路稳宜频到,此外不堪行。
译文
昨夜风雨交加,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。
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,漏壶中水已漏尽,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,辗转难眠。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。
人世间的事情,如同东逝的流水,一去不返,想一想我这一生,就像大梦一场。
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,别的方法都行不通。
赏析
这首词借梦境描写故国春色,表达了词人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。词的上片,主要写词人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绪,虽表面上看似以写景为主、描摹情状,但已将其愁思如潮、郁抑满怀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,深沉而又挚切;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,抒发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。全词鲜明体现了词人后期作品情感真实、清新自然的特色,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苦痛,坦然地道出人生感悟,语言简洁而质朴,既有现实感,也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。
作者简介
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97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(即南唐中主)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汉族,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,祖籍彭城(今江苏徐州铜山区),南唐最后一位国君。李煜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