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链提交
(请填写完整的网址,例如:https://www.example.com)
(贵站展示本站链接的页面地址,一般是友链页面,填写后将自动验证友链关系有效性)
(用于抓取文章)
(用于接收通知)
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南枝已谢

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。

  • 累计撰写 34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32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12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宋·辛弃疾

Mr.xie
2024-06-20 / 0 评论 / 2 点赞 / 93 阅读 / 0 字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154天前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

宋·辛弃疾
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

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

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
译文

  1.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,喜欢登高远望。

  2. 喜欢登高远望,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
  3.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想说却说不出。

  4. 想说却说不出,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!

作者简介

辛弃疾(1140年-1207年),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历城(今济南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。死后葬于铅山。后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

辛弃疾自小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。宋绍兴三十年(1160年),他参加抗金义军,并与耿京的义军“天平军”联合,任掌书记之职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初,他到宋廷向高宗赵构面奏归附的意愿,并将“天平军”编入南宋军队。当他返回时,闻知耿京已为叛徒张安国杀害,便亲赴敌营,智擒叛徒,率众南归。归宋后被任命为江阴签判,至隆兴二年(1164年)底离任。1168年又在建康(南京)任通判。以后知滁州、抚湖南,官越做越大,其间两度落职,闲居江西上饶和铅山,后又复出, 68岁时去世。

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寄寓于词作之中,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
2

评论区